王玉堂在鐵路看護區段巡邏並隨手撿拾垃圾。
掃碼可看視頻
“我現在到鐵路上巡線去,利用下班休息的時間,少休息一點,到鐵路上看一看有沒有小孩兒翻越鐵路呀。”永寧縣閩寧鎮園藝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玉堂中午一下班,就匆匆趕往自己負責的鐵路看護區段巡邏。
今年62歲的王玉堂,1981年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西吉縣火石寨鄉大莊村務農,1991年移民搬遷到閩寧鎮園藝村,2005年被選舉為村黨支部委員。幾年來,王玉堂先後協調救助殘疾和困難户326户,化解羣眾土地糾紛及家庭矛盾69次,成了村民最信任的人。在王玉堂的家裏,從“優秀共產黨員”“先進工作者”“全區優秀退役軍人”到“銀牌人民調解員”“優秀菌草技術員”,各種榮譽牌匾和羣眾贈送的錦旗滿滿地掛了一整面牆。
2013年,因看到沿線居民隨意穿過鐵路,軍人使命感讓王玉堂又多了一個身份——閩寧鎮鐵路護路聯防隊隊長,他每天都和4名隊員一起,風雨無阻守護着包蘭鐵路途經閩寧鎮的5公里路段,他連續5年被評為“鐵路護路先進個人”。
2017年7月的一天,王玉堂正常巡檢時忽然發現,前方鐵軌上有一名女子舉止有些不同尋常。他連忙大喊:“快下來,線路上危險!”女子卻帶着哭腔:“你別管我……”情急之下,王玉堂跑上前全力將女子拽到安全區域,不一會兒一輛火車就呼嘯而過。
園藝村的小學生都在旁邊的武河小學上學,路上會穿過一個鐵路涵洞,每逢大雨這裏便嚴重積水,孩子們只好翻越涵洞上方的鐵軌,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。王玉堂發現這一問題後,每逢下雨就等在這裏,把上下學的孩子們一個個背過涵洞,每次都累得直不起腰。
62歲,本該到了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年齡,但王玉堂每天忙忙碌碌奔波在村部、村民家和鐵路邊。他始終沒有忘記,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、一名退伍軍人。(記者 孫敏 李學精 文/圖)